绘就业创业新画卷 筑民生保障压舱石

时间: 2025-01-27 08:21:43 |   作者: 华体会电子

  

绘就业创业新画卷 筑民生保障压舱石

  2024年,建平县人社局按照县委聚焦“六个新突破”目标任务,全力推进高质量就业创业,逐渐完备社会保障体系,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搭稳“就业桥”“职”引好未来。线上、线下多形式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春暖辽沈 惠企护航3.0”“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舒心就业 暖心服务”等专场招聘活动,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有质量、有效率、有温度的就业服务。截至目前,全县累计举办线场次,发布服务业、零售业、制造业等多个领域就业岗位16706个次,解决各类用工缺口3519个。开通“点对点”返岗复工直通车,对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的一站式免费服务,累计帮助11人赴大连务工,共为务工人员节约交通费用3000余元,劳务输出总人数达到35210人次。

  建设“舒心就业”新模式,“家门口就业”服务暖民心。积极地推进“舒心就业”服务进基层行动,围绕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建设需求,选定叶柏寿街道育才社区、新工社区,红山街道永康社区、爱华社区,万寿街道东城社区,铁南街道铁西社区和零工驿站共9个单位为“舒心就业”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点,举办“舒心就业 暖心服务”专场招聘活动9场,提供高质量就业岗位1057个,帮助336人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建好用活“零工驿站”,《中国劳动保障报》刊载了建平县“零工驿站”经验做法,并被中国就业促进会评为地方就业创新事件,9月份被评为全省第三届公共就业服务优秀项目竞赛二等奖。

  优化创业服务,打通服务创业创新“最后一公里”。组建30人的创业导师团队,常态化开展包括:创业大讲堂、创业活动进社区、创业考察观摩专场等创业活动,宣传创业创新政策、介绍创业创新经验、丰富基地业余文化生活。截至目前,累计培育创业带头人125人,创业带头人带动就业741人,开展创业活动35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060万元。

  建设“建平产业赋能中心·人力资源产业园”,打造一流孵化平台。聚焦全县主导产业和经济发展需求,高标准建设了“建平产业赋能中心·人力资源产业园”,并于10月份交由第三方正式运营,入驻企业28家。在赋能中心举办“猫砂行业跨境电子商务分享交流活动”“企业抖音平台爆款引流短视频专题培训”大型创业创新活动,对60余家参会企业就运营发展,拓展跨境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等销售经营渠道和新媒体创作有关问题进行交流探讨,指导企业充分的利用平台政策适应市场新变化,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稳就业工作。延续实施总费率为1%的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稳定职工队伍、减轻企业负担。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促就业作用,累计为645人发放失业保险金435万元,为609名失业人员代缴医疗保险费64.1万元。落实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政策,为5户单位13人发放职业技能提升补贴2.15万元。

  强化零工快速对接服务,服务基层就业。紧盯群众就业中存在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就业工作重心下移、业务下沉、服务下延,将零工驿站建设为“舒心就业”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点。截至目前,共开展零工“三送”活动16场,采集零工求职信息730条,提供各类服务9700余人次,举办线场,全方面提升了就业服务基础能力水平,荣获辽宁省第三届优秀就业服务项目、成果、案例竞赛二等奖。

  持续开展根治欠薪攻坚行动,全年检查在建工程建设项目和入企排查重点行业项目70余户。始终保持对恶意欠薪问题“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移送公安机关并立案。加强劳动争议调处,立案受理索要劳动报酬类争议197件,依法裁决或者调解企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工伤保险待遇860余万元。推动了劳动合同制度健康发展,提高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积极地推进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2024年累计招聘179人。开展千名专家进园(景)区活动,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年初有7个项目获评上一年度市级突出贡献专家团队和优秀专家团队。2024年获批45个项目326人次,项目数位列全市首位。完成事业单位在职工作人员正常升级晋档工作9800人次,完成事业单位在职工作人员因调转、职务变动、处分处罚、辞职等工资审批共计1048人次。完成考录事业编人员工资定级107人次。审批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共计495人次,死亡丧葬费和一次性遗属抚恤费180人次。

  推进人社业务综合窗口改革。全力推进人社服务“打包办”“提速办”“简便办”,在便民服务大厅设立“综合业务受理窗口”,对全部公共服务事项全方面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办理、统一窗口出件、全程电子监察”的服务模式,实现与全市人社政务服务标准化、一体化、规范化。

  推动网办优先办理。把网办作为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的重要方法,引导群众通过政务平台等网络进行办理,特别是在流动人才档案日常管理、企业职工退休网上申报、企业职工丧葬费领取、离退休待遇计算等服务事项上实现“同省同质”,让办事企业及群众均等享受网办、快办、易办的办事体验。实现“一网通办、掌上通办、免申即享、无感智办”,提高监管预警能力和水平,慢慢地加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推进“放管服”改革。做好向乡镇场街赋权事项的衔接工作,与全县30个乡镇场街签订了赋权协议。举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暨乡镇场街承接县人社局赋权事项培训班,通过赋权事项的政策解读、业务培训,确保了赋权事项有序衔接、平稳过渡,实现本系统内赋权事项顺利移交乡镇场街实施。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着力强化理论武装。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形成长效机制,巩固提升主题教育整改成效。

  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抓好党纪学习教育、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整改工作。常态化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加强警示教育,持续深入推动、官僚主义集中整治,严防“”问题反弹回潮。

  着力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开展业务技能练兵比武等活动慢慢地增加基层服务平台和工作队伍建设。强化常态化监督,开展窗口单位调研暗访,抓好明显问题整改。

  2025 年,县人社局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推动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队伍建设、劳动关系协调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为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支撑。

  积极做好向上争取工作。把握工作主动,积极向省市争取2025年就业补助资金申请,力争提档升级,上水平。

  做大做强赋能中心项目。发挥好“建平产业赋能中心·人力资源产业园”平台作用,构建“产业高质量发展、企业壮大、创业创新、就业拉动、职业促进”五位一体格局,实现带动企业用工500余人,入驻企业年产值不低于8000万元。同时,积极争创省级创业孵化基地,并做好申报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准备工作。

  着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2025年,计划完成城镇新增就业2000人以上,扶持创业带头人100名以上,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700人以上,推动全县就业工作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积极稳妥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确保平稳实施、落实到位。进一步加大社保扩面征缴力度,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做到应保尽保。加强制度监管,杜绝养老金“跑冒滴漏”,按时足额发放社保待遇。

  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及时发布最新人才政策和各类人才需求信息,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人才帮助。保质保量完成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柔性人才引进、归雁计划等各项工作任务,年内计划招聘专业方面技术人员200人以上。

  着力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落实好《关于逐步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的意见》,逐步加强对群众诉求的回应,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尽心尽力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夯实农民工清欠保支工作。加强劳动监察、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调解力度,保障劳动者权益。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返回

X

华体会电子 华体会电子

400 0609 929

商家将通过平台提供的号码与您通话立即拨打

立即拨打